健康科普

健康科普科普知識詳細

耳鼻喉專家為你揭秘耳朵周圍的小洞,并不是老人們常說的“聰明洞”

黃宇  |  2023/12/14

許多寶爸寶媽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小寶寶都會特別開心,想仔細看看,這時就經(jīng)常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小寶寶一生下來在耳旁就有一個“小洞洞”,家里老人們就說這是“聰明洞”,寓意有它的孩子聰明伶俐。其實不然,這個“洞洞”究竟是什么,真的寓意孩子聰明伶俐嗎?

其實耳朵周圍的小孔在醫(yī)學上稱之為“先天性耳前瘺管”,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疾病。

一、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瘺管?

先天性耳前瘺管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性耳畸形,為胚胎時期第1、2鰓弓發(fā)育不良或第1鰓溝封閉不全所致。瘺管多為單側耳,也可為雙側耳。多數(shù)耳前瘺管位于耳輪腳前,少數(shù)可在耳輪的后上邊緣、耳屏及耳垂。從表面上看耳前瘺管可能就是一個小洞,里面可是別有洞天呀!耳前瘺管內(nèi)里結果比較復雜,內(nèi)部深淺不一,可長可短,有的還存在分支情況,有的長的可以深入穿透到外耳道的深部。耳前瘺管的內(nèi)層為上皮組織,可以分泌皮脂腺,這就是為什么有時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瘺管口有分泌物流出的原因??吹竭@里家長們別著急,也不是所有的耳前瘺管都會流分泌物。耳前瘺管分為三種類型,單純型、分泌型和感染型。

單純型耳前瘺管終身不會分泌或發(fā)炎,因此僅需平時多加注意,無需特殊處理。分泌型耳前瘺管常分泌白色乳膏樣物,有點臭味,可能伴有瘙癢,表現(xiàn)為小朋友常不自覺搔抓瘺管處,應當阻止小朋友擠壓以防感染。感染型耳前瘺管經(jīng)常反復感染,出現(xiàn)皮膚紅腫,疼痛難忍,嚴重時甚至出現(xiàn)破潰溢膿。針對分泌型和感染型耳前瘺管都需要及時就醫(yī)。

二、耳前瘺管感染了怎么辦?

耳前瘺管有癥狀了,那就要來醫(yī)院治療了:

1、發(fā)生感染的瘺管,應在炎癥控制后行手術治療完整切除瘺管。

2、對于感染反復發(fā)作,保守治療不能徹底控制者,必要時可在感染期內(nèi)進行手術切除瘺管。

 先天性耳前瘺管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疾病,手術切除是對反復感染性耳前瘺管的唯一且有效治療手段。

三、耳前瘺管日常護理小技巧

有的寶爸寶媽又會問了,寶寶的耳前瘺管沒有任何癥狀,平時需要注意什么呢?需要做到以下幾點

1.不要經(jīng)常去擠壓、揉搓,不要用任何東西屈戳小洞,保持局部清潔,避免感染;

2.發(fā)生感染后,不要自行挑破膿腫,應及時就醫(yī),足量抗感染,膿腫形成時切開引流;

3. 健康飲食,積極鍛煉,增加抵抗力。

總的說來,小小瘺管不是“聰明洞”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意,預防做到位,感染需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