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健康科普科普知識詳細

關于喝水的那些事兒

腎病內科 宋曉英  |  2023/10/08

醫(yī)生,我的尿少是因為水喝少了嗎?

我每天能喝多少水呢?

少尿能不能喝水呢?

最近經常會被病人問到這些問題。這些問題確實時常困擾我們的腎臟病患者,而且,有的患者醫(yī)生告訴他們可以正常喝水,有的需要少喝水(甚至除了餐食不能額外喝水),同一個患者有時候可以適當增加飲水量,有時候卻需要嚴格限水,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?怎么控制飲水量才是科學的呢?      

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我們得了解什么叫尿量,尿量一般指24小時內排出體外的尿液總量。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腎臟生成尿的能力和腎臟的濃縮與稀釋功能。當然飲水量、環(huán)境溫度、藥物等因素也可影響尿量。成年人尿量大約1000-2000ml/24h。在某些疾病狀態(tài)下尿量會發(fā)生較大的改變而出現(xiàn)增多、減少甚至無尿的情況。      

1、多尿:多尿是指24小時尿總量成人超過2500ml。在水分攝入過多、服用利尿劑等可以出現(xiàn),而疾病狀態(tài)下如尿崩癥、糖尿病時也會引起多尿。某些腎臟病如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、某些階段的慢性生長型均可引起多尿。腎性多尿常具有夜尿量增多的特點。

2、少尿:是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。機體缺水或出汗過多尿量自然會減少,而在急性腎衰、急性腎炎、慢性腎臟病各階段少尿均很常見,其常常導致患者出現(xiàn)水腫。尿量進一步減少尿量(<100ml/24h)則稱為無尿。

  醫(yī)生,你是不是跑題了???說了這么多,還沒有回答我們關于喝水的問題啊,別著急別著急,講清楚了尿量,上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重點就是四個字:量出為入。這里出指的是人體排出的水分(主要來源于尿液,另外皮膚、呼吸道會蒸發(fā)大約500ml左右水分),入指的是水總的攝入量(包括一日三餐飯菜中的水分、飲水量,住院病人可能還有輸液量,有多少全都得算進去)。量出為入意思就是我們每天的入量得和我們的出量基本相等,我們才不會脫水或水腫,從而體重保持平衡。這一點說起來容易,對健康人群來說,確實隨著飲水量的增減而相應尿量增加或減少,但是對于上述疾病狀態(tài)下的人群來講,多飲水尿量不見得會成比例增加,其中有一部分反而會潴留在身體里從而導致水腫、胸水、腹水、心衰……而尿崩癥的患者,如果不根據尿量及時補充水分,就真的脫水甚至休克……

   所以,我們在疾病狀態(tài)下尿量發(fā)生改變的時候,一定需要去記錄自己的尿量,從而為之后能攝入多少的水分提供依據??!比如:一個病人每天尿量約500ml,那么他第二天所有的水分攝入加起來可以達到1000ml。(尿量500ml+皮膚等蒸發(fā)的500ml水分),同樣的道理,無尿的病人可以攝入500ml(記住這里可不是直接喝進去500ml一日三餐的水分對無尿的病人來說往往已經超負荷了!當然,這時候往往靠限水已經不行了,可能需要上透析!?。D敲丛趺丛u判最終我們體內的水分是多了、少了還是合適呢?一定記得稱體重、稱體重!!短時間內體重的增減往往和體內水分變化直接相關!

   最后,告訴大家記尿量的方法。我們可以將每次排出的全部尿液采集于一個容器內,然后測定尿液總量,也可以分別測定每次排出的尿量,最后記錄尿液總量。沒有量杯的話也可以用稱重的方法大致估算尿量哦(1公斤約等于1000ml尿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