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健康科普科普知識詳細

動靜脈內瘺的自我評估,您做了嗎?

腎病內科巫春琳  |  2024/10/10

在動靜脈內瘺(AVF)的物理評估中,有幾個指標尤為關鍵,它們直接關系到血管通路的功能狀態(tài)和透析治療的效果。通過視診、觸診、聽診,結合搏動增強試驗和抬臂試驗以識別動靜脈內瘺功能不良的方法,具有操作簡便、省時、準確判斷動靜脈內瘺成熟度與并發(fā)

癥等優(yōu)勢。以下是最關鍵的幾個評估指標:

一、視診

1、觀察內瘺側手臂,特別是肢體末端的顏色。如皮膚蒼白,可能提示內瘺側肢體缺血;如發(fā)紺或呈紫色,則可能表示淤血。

2、檢查皮膚完整性,注意瘺體有無紅腫、破損、滲血、硬結等感染表現(xiàn)。

3、觀察內瘺側手臂的腫脹程度,對比雙側手臂粗細是否對稱。

4、檢查肩頸、胸壁、顏面部是否存在淺表血管擴張或水腫現(xiàn)象。

二、觸診

1、觸摸內瘺血管,評估其走向、深度、粗度、長度和彈性,判斷穿刺的難易程度。

2、檢查血管張力,評估穿刺后止血速度。觸摸震顫搏動傳導,評估血流量是否充足。從吻合口向近心端觸摸,震顫搏動應均勻、逐漸減弱。

三、聽診

使用聽診器依次聽診流入段、瘺體及流出段,評估內瘺雜音的性質、強度和連續(xù)性。正常內瘺雜音應為雙期低調、彌漫、持續(xù)的雜音,強度以吻合口最強,向近心端逐漸減弱。

四、搏動增強試驗

進行搏動增強實驗,正常動靜脈內瘺通路相對柔軟,容易壓迫。在離吻合口一段距離處壓閉通路,阻斷的通路遠心端的搏動會增強,搏動增強程度余通路流入道的質量呈正相關。搏動增強試驗室對通路流入道初步評價的最佳方法。對移植物血管內瘺也有一定價值。

五、抬臂試驗

這是一個簡單易行的評估方法,通過讓患者內瘺側手臂伸直抬高超過心臟水平,觀察動靜脈內瘺是否塌陷。如果塌陷明顯,可能表明血管回流通暢性良好;如果塌陷不明顯或完全無塌陷,則可能提示存在流出道狹窄或阻塞等問題,抬臂試驗是初步評估通路流出道的最佳方法。

通過以上物理評估方法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動靜脈內瘺的異常情況予以積極處理至關重要,您學會了嗎?


參考文獻:

1、《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(guī)程2021版》

2、《血液透析護士動靜脈內瘺物理檢查知信行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》中華現(xiàn)代護理雜志2024 年 5 月 16 日第 30 卷第 14 期 Chin J Mod Nurs,May 16,2024,Vol.30,No.14

3、《自體動靜脈內瘺評估量表的修訂及信效度檢驗》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23 年 9 月 21 日第 39 卷第 27 期 Chin J Prac Nurs,September 21 2023,Vol.39,No. 27